Archive for the ‘小魚讀書’ Category

找到具體可行的作法改變世界

9 月 / 04 / 2006

今天有人寫信問小魚,幾天沒寫 blog,是不是出國了。

不是不是,小魚最近忙著看病。在此,也要提醒大家,千萬不要黏在電腦前拼命用線上聊天軟體聊天,不然很可能有一天就會像小魚這樣,得到 RSI(重複性壓力傷害,Repetitive Strain Injury)。像小魚現在呢,每幾天要到醫院復健。然後為了治療 RSI 所造成的嚴重肌腱炎,醫院幫小魚用膠帶進行「紮貼」。要連貼五天。小魚的敏感性肌膚貼到第四天就引起水疱和蟹足疹。只好去看皮膚科。然後因為眼睛不舒服呢,因此也去看眼科。哪知道呢,眼科醫生聽到前陣子小魚在法國時因為又累又餓眼睛黑掉的事,告訴小魚這不是眼睛問題,很可能是腦內血液供給不足的問題。所以現在小魚要去看神經內科。復健和皮膚科在淡水看,眼科在竹圍的馬偕醫院看,神經內科呢,在淡水掛號要等到十月,所以只好去台大醫院看。還真是醫院走透透啊!

在醫院等待的時間多,小魚快把 The Tipping Point 給 K 完了。(看到後記了。)說真的,這本書對廣告人應該是會有很多啟發才對。廣告人向來比較著重訊息的規畫與執行。但是,對於訊息、情境、和人的互動究竟如何發揮作用,似乎並不見得有真正的理解。在本書的後部有些研究案例,其中,最引起我興趣的是作者將對某小島上青少年自殺行為的研究、美國地區引人注目的自殺事件與其後短期間內車禍死亡人數與種類間的相關關係、青少年吸煙、美國校園槍擊事件等串起來分析的一章。

「反菸」廣告的效果向來是讓我很有興趣的一個主題。除了反菸外,台灣近年來各種社會議題往往花大錢發交各單位編列預算作廣告,似乎只要有廣告就會有效果。但是,以 The Tipping Point 作者所提出的規則和舉出分析的實例(不少是心理學或社會學研究的結果)來看,實際對人的行為產生影響的,似乎往往是環境中的小小改變。而不是訊息本身的力量。 (閱讀全文…)

夢枕獏的《陰陽師》創作公式

8 月 / 30 / 2006

最近忙碌空檔的讀本是《陰陽師》系列,看到這段文字很有趣,錄在下面。文字的來處是謬思出版的《陰陽師》──太極卷的“後記”,譯者是茂呂美耶

***

我在《陰陽師》中所寫的情景,是想讓任何人於哪一篇開始讀起,都會看到晴明與博雅坐在窄廊,如常喝酒、如常聊天的情景。

我寫這系列故事時,都儘量不讓內容脫離此情景。

……(略)

不知該說為難或該說高興,但此情此景,再多我也寫得出來。

我不怕千篇一律。

甚至認為正是千篇一律的寫法才成功。

我自己已完全習慣有晴明、博雅兩人在的場景,最近更感到,其實我不是寫手,而是那現場中的空氣。(這段我也看不懂。)

每次要寫故事第一行時,我會照自己所處的現實季節開始寫。

若是春天,我就寫櫻花或嫩芽;若是冬天,就從雪景寫起。

寫第一行時,若湊巧是雨天,我就寫身在雨中的氣氛。

所以,現實中的我,可以自然而然地進入那情景。

總之,無論何時,我都可以輕易地從那鏡頭開始寫起。

故事起首──也就是故事的第一行,通常是我寫稿當時的心情。

事情就是這樣。

……(略)

***

讀《陰陽師》時,我總是喜歡看作者夢枕獏寫的後記。

日本廣告的特色

2 月 / 14 / 2005

在英國 IPA 行銷效果獎論文中看到的一篇論文,由日本的 BBH、新加坡的 BBH、和倫敦的 BBH一起執行的2000年 Lev’s Engineer Jeans 日本上市案。論文執筆作者是 Sudeep Gohil 和 Tomoko Toyota。我覺得其中最有趣的部份是一個分析怎麼樣的廣告在日本才會有效的表,錄在這裡和大家分享(我稍微改寫了點):

日本的電視廣告應該被看作活動告示板
日本的廣告影片幾乎全都是15秒長,因此敘事性的長故事很少見。大部分的日本廣告影片寧願說極短篇或只是呈現短的場景。因此,日本消費者也不擅解譯廣告影片。事實上西方式廣告複雜的敘事對日本消費者來說太累了。

日本廣告影片的邏輯是模糊邏輯(Fuzzy Logic)
日本廣告影片不會像西方廣告影片那樣邏輯嚴密。西方的廣告影片追求將創意、產品故事和敘事嚴密的整合在一起。日本廣告影片常常留下沒說完的故事,和不合邏輯甚至無厘頭的場景。日本觀眾對這些都視作當然。正宗的日本式幽默反倒由此產生。西方式廣告想要把故事說完整的作法反而誤事。

日本廣告影片=氣氛、風格、感覺、情緒
西方式廣有強烈的欲望跟觀眾說些有關品牌或產品的事。日本廣告用比較娓婉的方式來促銷。日本廣告旨在先娛樂再賣。日本消費者也不喜歡“被教育”或“被推銷”。在日本很少見直接或比較性的廣告。最重要的是“說的方法”。執行的風格、語調和方式就是溝通。

日本廣告勝在出人意料但直接
西方廣告人常常說日本廣告中找不到“Big Idea”,這其實是個欠缺認識的評語。(讀到這裡我想到現在揚雅廣告的亞太區老板Chris Jacques,他上次到台北時我去訪問他他就一直在講台灣的廣告裡面沒有Big Idea。Well, maybe 我們在這方面跟日本消費者比較像咩!) 日本廣告影片跟西方廣告影片不同。裡面很少運用隱喻、明喻或抽象手法,日本廣告的創意通常比較是產品主張的出人意料的戲劇化表現,而不是複雜的類比。

日本廣告注重想像力
日本廣告常被批評是沒創意、太簡單。日本廣告乍看之下的確有這種嫌疑:大量運用名人、沒有“Big Idea”、打品牌毫不隱諱,等等。但是日本廣告其實非常注重想像力,甚至常被西方廣告人批評是太怪了!

日本廣告不用假裝不是廣告
日本廣告中對於品牌是毫不隱諱的。日本廣告會在開頭或結尾大剌剌地出現,有時甚至從頭到尾全場奉陪。西方廣告相較之下比較會努力去把對品牌藏頭露尾。這在日本行不通,因為日本的廣告實在太短、太多,可要清楚明白才能打出一片天地。話說回來日本廣告還是以娛樂為主,只不過沒有辦法浪費時間金錢搞感性電影大片。不太用力藏頭露尾是項大藝術,此處暫且打住不再論。

Michel Gondry 作品集觀賞報告:professional vs. inspirational

12 月 / 26 / 2003

今天跟廣告公司的同事一起看 Michel Gondry 的作品集。很好看,大家一起看了大概兩個多鐘頭。同事說真是感動。

我們上週一起看 Chris Cunningham 的作品集時就沒有這種感動。原因之一可能是我們當時還沒搞清楚要怎麼看。(一起收錄的紀錄片比作品好看。)原因之二則應該是因為 Michel Gondry 真的很認真作他的這支作品集。事實上他特別作了兩支記錄片。一支講媽媽。一支講爸爸。Michel Gondry 的爸爸媽媽好像都是樂師。他的外祖父則是位發明家。Michel 這兩支紀錄片的音樂就是他媽媽設計的。

影片中,Michel Gondry 請媽媽談他那熱愛音樂卻不得志的爸爸。Gondry 媽媽說,你爸爸的問題就是他應該忘記自己,應該只要把指頭放在鍵盤上開始演奏,但他總是忘不了自己,所以他總是沒法即興演奏,總是彈一彈就「塞住」了。

Michel Gondry 提到一段意義深遠的往事:小時候,有一次他爸爸帶他們到商場去時,有位電子琴推銷員正在商場彈琴 demo 產品。這時,著名的樂手 Lou Bennett 也來購物,提著購物袋站在圍觀的人群中看推銷員彈琴。Michel 的爸爸認出了 Lou Bennett。推銷員也認出了Lou Bennett。有好一會的時間推銷員很笨拙的繼續彈琴。但他終於彈不下去,轉而邀請 Lou Bennett 為大家彈一曲。Lou Bennett 於是入座彈了一曲,樂聲迷人極了。曲罷, Lou Bennett 起身離席,消失在人群中。

Gondry 爸爸把 Michel Gondry 拉到一邊,很激動的跟他說,你注意到 Lou Bennett 和這位推銷員演奏的差異嗎? Michel Gondry 有注意到。那,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呢?Gondry 爸爸繼續問。 Michel Gondry 想,他一定要給個很適當的答案。所以他用力想,想了半天,最後他認為自己得到答案了。他說,因為 Lou Bennett 比較 professional?Gondry 爸爸說,不是的,是因為他比較 inspirational。

Professional vs. Inspirational ──是的,我們是否也會有這樣的問題?在追求所謂「專業」的過程中,脫離了人性,結果創作出的東西不但不能啟發自己,也不能啟發別人。

以下是諸葛達(Dave Droga,廣告界的傳奇金童,時任 Publicis 廣告全球創意總監)在本次(2003年度)AdAsia 亞洲廣告會議中的一段談話:

我們現在廣告業的人把事情搞得很複雜。我們的責任就是把事情弄簡單。創意已經變成一個沒有意義的字。每家廣告公司都自稱有創意。而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假借創意的名義去把小聰明賣給客戶而已。……我們幫客戶作的事很多都不怎麼誠實,而我們這一行也製造出很多可有可無的廣告…..跟消費者發生不了情感關聯的廣告。我們必須了解這個問題。

也許這個問題也就是 professional vs. inspirational 的問題?

Casting For Big Ideas不錯看!

10 月 / 21 / 2003

剛剛開始看上週末買的Casting For Big Ideas,不錯看。不知道敦南誠品進的另外一本被買走了沒。我剛剛看了第二章,講“比稿”。的確是有很多來自內行人的經驗。我想這是作者累積多年廣告業記者的採訪經驗所得。這種把行業中的實務工作者寶貴“內隱知識”的紀錄整理歸納分析,雖然理論化程度不高,但很值得參考!

舉個例子好了,作者引述有名之廣告代理商Kirshenbaum Bond的老板的話,說當年他們有次提一家工具公司的案,跟另外一家也是大大有名代理商之Goodby Silverstein & Partners對戰。於是Bond跟一個同事兩個拎著storyboard和一包工具形狀的烤餅乾(為簡報增加氣氛用)就去了。他們預定提案的時間是下午四點鐘。於是在樓下接待處等先提案的Goodby的人先出來。電梯門開處,先是數名大漢推著兩台巨大的電視機和架子出來。接著,更多人推著大大小小的東西出來,不久,就看到接待處堆了一打以上的箱箱籠籠。一直到電梯上下大約六次之後,才出現表情相當滿意的Jeff Goodby本人。Bond跟同事兩個人傻眼之際,不禁歇斯底里地狂笑起來。他們知道,自己一開始就輸了。雖然他們很快回復到正常狀態作了一場不錯的簡報,那場比稿果然最後是由Goodby比到。

你說比稿應該比內容,怎麼會比陣頭?Man,wake up!就像Bond說的,人一愛上,就無法自拔了。人家已經在客戶的心中施了咒,後來的人再怎樣都沒有用了。戲劇化的效果當然重要。

以上是2003年寫的。

後記:對提案和比稿有興趣的人也該讀Jon Steel後來寫的完美的提案──賣出創意與贏得生意的藝術,Perfect Pitch: The Art of Selling Ideas and Winning New Business

《目標–簡單而有效的常識管理》

2 月 / 28 / 2003

《目標–簡單而有效的常識管理》是我很想推薦給大家的書。在 Amazon.com上發現這樣的評論:

 

「一顆星」,本書寫得真爛。文筆適合幼稚園生而非經理閱讀。任何喜歡這本書的人不是教育水準低就是理解能力低。有智慧的學者有其他更好的閱讀選擇。(This book is really bad. The style it is written in is suitable for kindergarden kids but not for managers. Anyone who likes this book is of low education and/or really slow in understanding things. For intelligent academics there are better alternatives available. )

 

──真是令人失笑。也許寫這篇讀者書評的人就是自命「有智慧的學者」的人?而他為什麼對這本據(本書中文出版者)天下說全球已經銷售超過 300 萬的企管小說生這麼大的氣?也許這就是某些“有智慧的學者”的問題?無法以常識和簡單的言語描述、分析現象並找出解決之道,終究迷失在自己的華麗文筆中?

以上是 03 年初次閱讀本書時寫的。《目標》最近出版了20週年紀念版。閱讀之後仍然深受感動,很想推薦給大家,或組織讀書會來討論。《目標》是以小說體裁寫成,故事的開始,主人翁管理的工廠其實限於失序狀態,一昧追求所謂的生產力,讓每個人都忙個不停的結果是,工廠的資金都壓在存貨上,卻嚴重延誤產品的交貨日期。但是因為工廠中運用了機械人,而且可能因此在所謂的生產力的指標上都表現得很好。所以被邀請去產業大會上演講,分享運用機械人的經驗。去演講的路上,在機場候機時,主人翁遇見了當年的物理老師,這位老師現在已經成為顧問,專門教企業以觀察物理現象的方式和常識,觀察企業中的運作方式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當然,主人翁遇見老師時並不知道這些事。只是,他的老師聽說他因為運用機器人增加生產力,而問了他一個問題:

機器人增加了生產力,所以,機器人讓你賺了更多錢嗎?

這就是《目標》的破題:企業的目的是什麼?最終,企業的目標當然是要將產品和服務變成營收。但是朝向目標的過程中,卻有很多事情會讓我們迷路。而且最可怕的是,有可能每個人都累得要死,公司卻沒賺錢甚至沒錢。書中的物理老師後來被主人翁請來教他挽救工廠。這位老師的教誨之一是:所有人都忙碌異常的工廠,是最沒有效率的工廠。書中,當工廠的生產效率減低一半,營收反而上升了。(讓我想到 R/GA 廣告公司的哲學:Fewer, deeper, longer:做比較少的案子,與客戶經營比較深卻比較長遠的合作關係。)

《目標》的 20 週年紀念版中,也收錄了在這 20 年中,作者(書中的物理老師變成的顧問可能是他的化身)指導過的,以及運用書中的原理(這本書後來不只變成許多課程,還變成至少一個大學)的成功案例分享。而且竟然有人將《目標》中所教導的原理運用到教育上,教小朋友「正確的思考方式」。

我自己最有興趣的是,書中大多數的例子是製造業,那麼創意產業呢?創意產業也可能像製造業一樣找出流程上的瓶頸與限制所在,然後加以改進嗎?這是個值得大家一起思考的問題。請大家真的都要讀讀《目標》。很想跟大家討論一下讀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