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i@T Festival 講師介紹(三)川村 真司:創意最大的殺手是懶惰

10 月 / 01 / 2012

fb-cover

masa

接下來介紹的 2012 年 i@T Festival 講師 川 村 真司(Masashi Kawamura)1979 年生於東京,在舊金山長大。他是程式人出身,卻在加入在慶應大學的設計大師佐藤 雅彥研究室時,被設計的世界吸引。他在當時參與的計畫之一是 Pythagora Switch 這個 2002 年播出,如今仍最兒童喜愛的教育節目。畢業後,他加入過博報堂、日本 BBH、阿姆斯特丹 180、紐約 BBH,紐約 Wieden+Kennedy,並服務包括 Nissan、PlayStation、Levi’s、AXE、Adidas、Nokia,與 Google 在內的全球客戶。除了廣告之外,川村 真司持續探索設計的可能性,製作音樂錄影帶、產品設計、裝置藝術方面的作品。他獲得過包括坎城創意獎在內許許多多的獎項,在 2011 年他是 Creativity 雜誌「全球創意五十傑」排行榜的一員,在 2012 年則被 Fast Company 雜誌選入「全球創意一百傑」排行榜。

川村 真司的自我介紹說自己是藝術指導、影片導演,創意總監,但更適合的角色是「什麼都是」(Whatever)。他為 Sour 製作的「常日的音色」( Hibi No Niero )邀請網友用網路攝影機參與音樂錄影帶,是在群眾外包創作還蔚為風行之前就出現的群眾外包創作,在 2010 年獲得坎城創新鈦獅獎入圍。

「手中的彩虹」則 獲得藝術指導俱樂部獎。川村 真司說他喜歡每次創作時都嘗試不同的方式。因為,不同的方式,可能帶來前所未見的成果。在入選「全球創意 50 傑」接受 Creativity 雜誌訪問時,他界定「創意」就是「找到自己的問題來解決的能力」。而創意最大的殺手則是「放棄改進想法──懶惰」。在接受 Fastcompany 訪問時,川村 真司說,在導演、總監的角色上,如果他已經對某個想法有 100%的把握,已經 100% 看到大概的雛形,他會避免把這個創意賣給客戶。因為如果一開始是 100%,那過程中只會由起點處愈來愈小。無法超越想像。最適合提案的是 80% 成形的想法,這樣,就每次都至少還有 20% 的機會超出想像。

Party

2012 年,川村 真司與日本四位最有國際名聲的廣告大師合組 Party。年僅 33 歲的他在五人中排名最末。但在 2012 年的 Spikes Asia,他多次上台領獎,包括 Sony 「Make TV」 互動音樂錄影帶 獲得行動創意類 大獎。(如下,下面這支互動音樂錄影帶非常好看,不要錯過!但這支影片最近被設為私人影片,請上 Party 官網收看:http://prty.jp/works.html)最後他也和 Party 創辦人原野 守弘一起上台領取以得獎積分排行的年度獨立代理商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MEC0fFoEqQ

在這次的 i@T Festival 研討會,川村 真司要談的正是「創意過程中的實驗」──只有這樣,才能每次都創造出前所未見的成果。由於行程安排關係,川村 真司這次只有在 11 月 1 日的研討會出場。2 日便需匆匆趕回東京。請不要錯過了這場他排除萬難而特別安排的研討會。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