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整理MSN國際行銷副總Chris Dobson的採訪錄音,在這一段問答中他相當地解答了我昨天提出的問題:
問:……傳統代理商不願投入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他們看不到立即的回收?現在網路廣告的營利模式能夠跟傳統廣告代理商的營利模式契合嗎?
答:這很容易理解。明年度到坎城來看各廣告代理商的得失排行還是會以電視影片為中心。但這是關於對未來的準備。這旅程是一定得踏上的,他們開始到一個程度,但是前進得不夠快。另一個挑戰是新媒體的「工具組合」(tool sets),讓廣告公司和代理商能夠即時在網路廣告上檔過程中介入。因為網路廣告不只是訂版位、上檔,而是訂版位、上檔、看報表、調整……這些都讓廣告公司必須花很多的成本,影響他們的獲利空間。微軟所作的事情之一就是,發展軟體讓廣告公司能夠更有效地管理網路廣告的長尾(longtail)效應,讓廣告公司能夠有效地減少這部份的工作,集中心力在主要的主要的廣告過程上。現在網路廣告的營利模式還沒有契入傳統代理商的營利模式,我想現在缺少的就是工具組合,而我們很願意去作這樣的事。不過我認為客戶在這方面也要扮演一定的角色。在這個廣告工作越發複雜化的時點上,客戶所作的卻是一再壓迫廣告代理商要用更低的獲利空間,用更便宜的價格去承攬業務。造成代理商必須用越來越多的服務換取越來越少的收入。這是很危險的事,因為花什麼價錢就得到什麼樣的服務。不可能花不到合理價格的錢卻得到所需的服務。10年前媒體選擇很容易,現在的媒體選擇卻萬分複雜,很容易就會作錯誤的選擇。現在的廣告代理商無法投入足夠的時間和資源去好好經營業務,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得到足夠的報酬這樣作。我認為我們整個廣告產業都必須要重新思考整個價值鏈(value chain),如何才能讓代理商能夠把該作的事情作好。
發佈回覆給「小魚」的留言 取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