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廣告到底還有沒有前途(上)

因為時差,今天好早就醒了──也是因為昨天實在太累了。書房和臥房的燈還沒關,想要還要起來下載檔案什麼的,結果就睡著了。早上醒來,繼續下載坎城廣告獎的平面和戶外廣告類得獎作品影像。

同時開始回顧這次的坎城之旅。

這次的旅程來得很倉促。今年我本來決定不去坎城的。主要是因為去年買了房子,並沒有這樣的閒錢花在參加坎城廣告節上。又對廣告業產生了信心危機。後來,忽然收到MSN的邀請。說他們今年贊助坎城廣告獎的網路和鈦獅兩個獎項,會組個團去觀摩,讓我跟著去。我幾乎毫不猶疑就答應了。(不太對得起現在的雇主和同事,哈!)

先由出發的這段旅程說起。我和包括百帝楊淑鈴(Ann Yang)總經理在內的4位業界人士同行。我跟Ann本來就是不太有時間見面的好朋友。這回有機會同行,Ann一路都在跟我說廣告業經營的難處。我們本來是由勞退新制開始聊,我問,勞退新制對雇主這邊的影響到底有多大。Ann算給我聽:廣告業現在每百元的營業收入中大概是賺10元。如果一家百人公司一年的人事費用是400萬,倒推回去,6%的勞退金提撥(實際上是提撥8%,因為公司內只要還有一位員工是選擇舊制,公司就要繼續提撥舊制退休金)就代表要多3億的量。難怪,每家雇主都是哇哇叫。(哪有那麼多3億的量?)

Ann又說,她也覺得創意廣告公司真的是越來越難經營。她說,就光提一個假設狀況好了:一家廣告公司,就算客戶完全不掉,一年之後會發生什麼事呢?假設,現有的客戶到了年度約滿,不比稿,採購部門一定也會跑出來,要求降價。廣告公司敢說“不!”嗎?比較可能的狀況是,看到公司裡面要養的人口,只好一咬牙,降價了事。而客戶除了要求降價,又一定會要求擴大戰線,要多僱IMC的人,多僱agency producer,這樣又是支出的增加。而同時,員工一定會覺得,工作這麼辛苦,該調薪吧!調薪少說也是個10%,要不然留不住人。如此,就算完全沒有比稿和損失客戶的狀況,一上一下,廣告公司每年就一定要多出30%,才僅能維持原來的經營表現。而現在哪家公司不是已經每天都瘋狂加班,這必定要多的量要到哪裡去找?再壓搾員工嗎?Ann說她實在作不到。

聽到像Ann這麼傑出的經營者都這樣悲觀。本來是相當沉重的。但是,在阿姆斯特丹轉機往尼斯的機上,剛好跟來自加拿大Diesel行銷公司的策略,和荷蘭Nestle的客戶坐在一起。這位策略卻帶給我對廣告業完全不同的觀感。

首先,說到賺錢。Diesel先生(這不是他的名字啦!)說,他們每100元可以賺30元。真是讓人驚訝!(跟我們坐在一起的Nestle先生就一直搖頭,說,這賺太多了!)為什麼可以如此?Diesel先生說,首先,他們公司發展出一套完整的效果追蹤系統。不管是任何廣告活動,都馬上追蹤微調。因為如此,他們能充份證明自己廣告的效果,客戶當然滿意。

Diesel先生說,追蹤(Tracking)的費用當然是由客戶買單。

(寫到此先去準備出門上班去。先報告一下,這位Diesel先生,隔日就在直效廣告類拿到金獅。所以並不是位普通的廣告人。他的經驗分享就待續吧!)

1 則留言

  1. 首先自我介紹一下
    我是你的忠實讀者
    目前從事market research的工作

    講到 advertising tracking
    除了幾家大型的外商公司
    一般客戶捨不得花這些錢來做這樣的研究
    一年都花了這麼多錢在廣告預算上
    卻連這一點投資都不肯花
    真是可惜…

    廣告代理商也不會主動建議做這樣的研究
    (Media planning公司也是一樣的態度)
    因為research出來的結果
    就好像是對自己的工作打分數

    恕我直說
    廣告人一般都蠻”恨”research的…

    不過我有一個客戶還蠻重視tracking的結果
    我們一年會有幾次會跟客戶、廣告代理商及media planning公司一起坐下來
    討論最近幾個月廣告及品牌執行的結果
    並商討未來的策略

    但畢竟這樣的客戶是少數…

發佈回覆給「JC」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