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未分類’ Category

英國可口可樂摘下學校販賣機上廣告

1 月 / 26 / 2004

英國《衛報》2003年1月26日報導,英國可口可樂公司順應輿情,將摘除校園中販賣機上如可口可樂和芬達的廣告,以不帶品牌的兒童嬉戲圖案取而代之。據報導,該公司的新聞稿中承認在校園中廣告與校園作為“非商業區”的理念有所衝突。可口可樂多年來都因在校園中向學生銷售該公司飲料產品,以及向青少年行銷而遭受批評。特別是在美國市場。

可口可樂公司此舉是繼上月摘除其在蘇格蘭地區學校販賣機上的產品圖片後另一重要行動。該公司在英國1500間中學中共有4000台販賣機,這些販賣機的設置條件是學校可由販賣機的所得中抽取一定成數。

贊成學校設置販賣機者認為販賣機提供校方可觀的財源,而因為學童不必外出購買飲料又能把學生留在校區中。但不只是可口可樂,麥當勞等企業也因以反對不健康飲食習慣的浪潮而遭受攻擊。據報導,英國已有工黨國會議員推動通過禁止向學齡前兒童廣告軟飲料和速食的法案。

馬丁索羅說2005年廣告業展望不佳

1 月 / 26 / 2004

WPP總裁馬丁索羅(Martin Sorrell)1月23日在Davos對世界經濟論講話時表示他對全球廣告市場於2005年度的展望不抱太大希望。據英國Campaign雜誌報導,索羅說,“美國財證赤字嚴重,因此對美元形成壓力。我不認為美國政府在選前會採取行動改變情況。”

不過索羅對廣告業在2004年度的發展倒是相當樂觀。他之前曾經多次表示,2004年度的雅典奧運、歐洲杯足球錦標賽,和美國的總統大選都會給廣告業帶來利多。最近一次的 Bellweather景氣報告也預測,由於美國企業在2003年底獲利率向上提昇,廣告業在2004年應該也有好年可過。

AdAge的超級盃全報導

1 月 / 25 / 2004

上次時報亞太廣告節時來演講的日本麥肯亞太區創意總監Jeremy Perrott在演講中說到,現在消費者不大看電視了,全美國的消費者現在只有一天會全國上下一起看電視──超級盃。

Adage網站已經開始陸續刊出超級盃相關報導。資料相當詳盡。比如說,超級盃38年來的廣告牌價、收視率(今年當然還沒有)都製表刊登。廣告牌價還把當初的價位換算成現在的時價。今年已經買定了的廣告客戶跟他們買的秒數也都製表刊登。

比較有趣的報導之一,如美國有個組織徵求拍攝反布希總統的廣告。10月份開始徵求之後收到全球各地1500多件作品參賽。優勝者是丹麥李奧貝納的一位創意總監。這支片也想去上超級盃。結果被今年的轉播電台CBS封殺了。AdAge網站有這支片子可線上收看。內容是美國童工在作各種dirty jobs,結尾說,“猜猜是誰在幫Bush付帳?”(個人覺得這支廣告搬到台灣也蠻適用的說。我也很想知道將來誰幫我們的政府付賬。)

身為“美國”廣告公司的李奧貝納對這種八卦當然覺得很煩。他們的丹麥辦公室跟AdAge的記者說,這支片子是該創意總監“在自己的時間”拍的。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當然啦!

還有蠻好笑的八卦是三家治不舉的藥廠商(威而剛,犀力士和洛威納Levitra)都會在超級盃上廣告。在穿著大護具看起來很威武的運動來給他廣告可以幫男人很威武的藥,也是蠻有道理的選擇嘛!

今夏歐洲機票要提前四個月買

1 月 / 25 / 2004

昨天上網去看機票,網路旅行社說,因為今夏奧運在雅典舉行,機票要提前四個月買。

真可怕。歐元飆到新高。(現在1歐元比43塊台幣囉!) 機票也相對高價。(今年比去年貴了大約6000元。)

但是我覺得去參加過坎城廣告節會變成一種習慣。像Tugboat的Kan(谷口寬,他就是他們老闆岡康道採訪中說特地從日本McCann挖來的人。當時是Tugboat中唯一為講英文的人。Tugboat參加國際比稿時都是他跟岡康道去。谷口寬還自費去倫敦參加好幾次Shots雜誌的活動。2月6-8日Shots雜誌將在東京舉辦一個日本創意展,谷口寬也參與其事。)他在倫敦長大。每年夏天回到坎城對他似乎是非常重要的事。他從2002開始,現在每年都會去了。我本來是不會這麼早開始準備的,是他一過年就開始在吆喝了。

是的,有好多朋友平常天各一方根本都見不到,坎城的確會變成朋友一年一聚的難得機會。而且坎城也是個如果沒有朋友一起去會非常無聊的地方。

要來去坎城

1 月 / 24 / 2004

日本Tugboat的Kan和我已經開始分別招兵買馬,糾集人眾來去參加坎城廣告節的活動了。Kan說今年要找一間Villa或Apartment大家一起分租。我說一定要離大會堂近的。他說這也是他的想法,因為兩年前他們住的美麗別墅太遠他幾乎都很少去參加大會活動。

關於坎城廣告節,其實就算你完全沒有去付那貴得嚇人的報名費,光在坎城廣告節期間在那兒混,也蠻好玩的。因為基本上廣告界的大頭都是整天在飯店和酒吧中混。對他們來說networking比去看作品重要。而且很多贈送的作品集阿什麼的也都不是在場中的。還有像電通等舉辦的宴會基本上會在會場中免費送入場券,再在會場對面的飯店中辦。不去會場也有不少活動可參與的。

但是對我個人來說看作品看研討會也非常有趣,所以我會去參加活動。

但是不管怎樣,不管我們怎樣罵那個會賺錢的坎城。廣告人一輩子還是要去一次坎城的。當然最好你年輕時去過,後來又因為得獎或去評審而去。或者是你去跟公司討價還價自己出錢公司補助。總之,去過之後,也許你就會對這個行業更熱情、更冷感、更想得獎,或看得更透。

一起來去坎城吧

有駭客攻擊我們的網站嗎?

1 月 / 24 / 2004

今天網站首頁點擊數忽然之間莫名其妙破萬了。

我反省今天作過的事,唯一不同的是剛剛把在大學兼課所教的學生的學期成績送出去了。總不會是因為這件事造成首頁點擊數忽然異常增加吧!故此來寫封信給放假中的學生:

親愛的,在此把為各位評期末考成績的宋國臣老師的信附上,

治怡,

我已經打好分數了,

我不想當掉學生

所以給分都是以60為基本消費

但是,我覺得幾乎所有的學生們對”期末考”的定義太過鬆懈與隨便

作業過於粗糙,這應該是學生對作業的基本概念與自律

所以我大概全部都無法給太高的分數

學生尊重妳是第一步,再來才是才華

就讓他們恨我吧

:-P國臣

分數中最高分有一位75分。有兩位70分。其他是在60到69之間。

我答應國臣老師,因為這個原始成績會和其他的成績平均,所以要找個方法讓你們知道他對你們的作品和提報的看法。這就是啦!

荔枝和李子向大家拜年

1 月 / 24 / 2004

剛剛發現一個很無聊的笑話,跟我和我們網站的顧問李怡志的名字有關。我的名字是賴治怡。兩年前去東京時,三位日本創意人交頭接耳半天,終於鼓起勇氣跟我說我的名字很像一種水果。就是荔枝。

剛剛發現李怡志的名字也很像一種水果──李子。

哈哈,荔枝和李子向大家拜年囉!

今年大志是(荔枝的),

1. 成立廣告業工會;

2. 把更多內容上網;

3. 帶一個團去參加坎城廣告獎;

4. 每天練氣功;

5. 進步、進步、進步!耶!

Archive2004年第二期徵件中

1 月 / 22 / 2004

各位大家,Archive的主編將於2月4-5日兩天前往奧地利薩爾斯堡選擇2004年第二期的刊登作品(平面。影片已經選好了)。有意投稿這一期者速速將作品於2月4日前寄到薩爾斯堡喔!

這個排行榜比較有用

1 月 / 22 / 2004

廣告雜誌的發行人段先生打電話來問說,過年要做什麼?我說沒做什麼。於是他就向我邀一篇關於AdAge的排行榜的文章。我說那不夠有趣,要寫就要來把多一點的排行榜整理整理才夠好玩。我想到的排行榜有Creative Review每年的同儕票選排行榜。(由該刊讀者票選最推崇的同業。)有之前大罵過的Gunn Report全球廣告獎得獎排行榜。英國Campaign雜誌每年年終編輯不客觀票選的全球和英國十大作品排行榜。(全球和英國分開排。)不過,還有一個排行榜其實很有用──Luerzer’s Archive雜誌網站的排行榜。

這個排行榜免費參閱。而且所有平面作品都有三倍大小的大畫面。(影片不能直接在網站上播放──請不要忘記這個服務是不收費的。)最好的是從排行榜可直接連到入榜者的所有作品,再連到所有創作人員的聯絡處。(電子郵件、傳真、電話。)棑行的規則呢,很簡單,就是作品在Archive雜誌的收入件數。

我看了一下導演類的排行,結果讓我大吃一驚的是,去年一整年中排行第二的竟然是來自香港的導演Alfred Hau。(他中文名字我忘了。)Alfred去年幫香港Bates拍的實惠系列讓他得了不少獎。(就是鍋、收藏盒、麻將桌等為主題的家庭劇。在2002年度的時報亞太廣告獎得到大獎。)Alfred其實也算是咱們台灣訓練出來的導演呢!他說他在台灣拍過8年的廣告。前兩年才回香港去。一時間就拍了許多廣告都得獎了。

攝影師第一名則是Nadav Kandar。這位生於以色列而在南非長大的攝影師,因為父親愛好攝影而很早就開始用Pentax相機拍照。他去年為新加坡BBH拍的系列Levi’s牛仔褲廣告(男女纏抱下身相合),讓自己也在Gunn Report的得獎排行榜上排榜首。而Levi’s廣告則在Gunn Report上排到去年得獎最多的平面廣告。他2003年的新作也上網了,可以在Archive網站上找到。(最快的方法是點ranking然後直接點他的名字之後看Work in Archive)。

其實這些排行榜最有教育意義的應該是──要排上排行榜,作品不必多。只要一年有一兩個系列稿特出色,或特運氣好,就夠了。關於這一點我前陣子作了個Gunn Report的分析。這兩天對照一下這些排行榜修改一下再來討論。

讀者來電 re “我vs Archive主編”這篇

1 月 / 19 / 2004

剛剛收到我們的讀者某公司CD來電,一是反映說我們Blog這頁下的Contact me連不出去。這已經通知網站的顧問李怡志先生。(因為Blog這部份是他設定的。這我不會弄。)他會儘速修改。

另外主要是要談他對“該呸則呸”這支影片以及Archive主編為何會看不懂的意見。

他說:

1. Archive是國際媒體。不應該有文化岐視和文化不了解。(這我要替Archive的主編說話了,他就是因為要了解,所以才會問出那一籮框的問題。就他的工作來說,說明這件事應該是交給投稿者──如果是由代理商直接投稿;或送件者──比如說這是由我直接送過去給他的。只不過那些問題還真不容易回答!)

2. 另一方面,這支影片的邏輯性是有問題的。”呸”,”隨地吐痰”,和影片內容的邏輯關係不聯續。影片中的“呸!”是“對”的。那怎樣轉到“不該呸”。又怎麼跟傳統美德連繫在一起?來電的讀者說,他可以理解Archive的主編並不是不懂這種舊片再創作的形式,而是本片的邏輯令人不解。

覺得蠻有道理的。故此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