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翻譯,其實有的時候會每個字都懂,但是合起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這幾天在修整稿子給雜誌,同時整理文字稿。但是直到今天我想我才搞懂PJ講的,不要為了投資參賽,而是為了測試而參賽的意思。
如果你是為了投資而參賽,比較會把你認為有機會得獎的作品送去參賽。但是有機會這三個字就會影響你的判斷。
如果你是為了要測試自己的程度而參賽,你比較不會管別人做過什麼而得獎,而是把自己做出來怪怪的,自己也不知道好不好,但是很想看看評審怎麼反應的東西送去參賽,這才比較有創新的機會,到頭來,更有得獎的可能。
另一個,正確使用廣告獎的方式,是像
新加坡設計者Jonathan Yuen的個人網站。
高峰會中有人提出這件作品來討論,說到這網站有沒有效果,要給誰看之類的話題。PJ發出驚人之語:我看了這網站就雇用這傢伙了。他說,他在評審2007年One Show時看到這件作品,當然,大家都知道他當時是當One Show互動獎評審團主席。PJ說,他看到這網站,馬上跟Jonathan連絡,在One Show比賽結果還沒發表,年鑑還沒出來之前,他就馬上把他雇到AKQA了。
如果你很行,廣告獎報名費這樣花當然是非常棒的,還有什麼比這樣投放媒體更精準呢!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