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忙著整理坎城廣告獎的得獎作品。今天早上整理到某個獎的銅獅獎。感覺就是:飛機稿還真不少。而且不少是讓人不尊敬的飛機稿。不過這也難怪,如果評審團主席是做不怎樣的飛機稿出身,不怎樣的飛機稿比例當然有可能會比較高。
不過我想到最後這是個人的選擇:創意人是要以得獎為己任,作些心智年齡必須強迫停留在25歲才作得出的耍聰明廣告。
還是要做出讓人尊敬的廣告。成為真正的全球一級創意人。受到全球創意同儕的尊敬。
創意人是可以成長,必須成長的。(不管願不願意,沒人能永遠25歲。)
就拿Dave Droga跟今年當報業和影片評審團主席的Craig Davis來相比吧!他們都是紐澳出身。都先在亞洲出名。都擔任過Saatchi & Saatchi的亞洲創意總監。
我想不出Craig Davis除了特定客戶的合法飛機稿之外做過什麼。
我也知道Dave Droga在亞洲和倫敦時作的很多稿子也是合法飛機稿。他擅長找特定客戶做大膽的廣告。經營公司大型客戶則看不出有什麼建樹。
但是Dave Droga到紐約之後做了空軍一號塗鴉影片,奠定他在紐約菁英圈中的地位。由空軍一號塗鴉影片引出後來的白開水計畫。
白開水計畫嚴格來說也是飛機稿:代理商先有創意主動提案,完全沒有預算,但是獲得了多大的實效!甚至拯救了人命。
剛剛阿溫聽我講之後說了一句話:
所以就算飛機也有747跟小飛機之分。
講得蠻好的!
就算是搞飛機也要以搞747為己任吧!
發佈留言